牙周病是指發生在牙齒周圍支持組織發生細菌感染的疾病,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,進而產生牙齒搖動,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牙齒脫落。這些牙周支持組織包括了:牙齦、齒槽骨和牙周韌帶。
牙齦是最外層的牙周組織;齒槽骨之間一層薄薄的韌帶結締組織,具有緩衝咬合力的功能。
一般人的口腔中,在潔牙後數小時內就有牙菌斑的形成,若無法有效控制牙菌斑的量,將形成一個慢性持續性的感染傷口,破壞牙周組織,造成過深的牙周囊袋,而形成牙周病。
牙菌斑&牙結石
牙菌斑是指黏附在牙齒周圍的細菌群落。口腔內的細菌很容易會黏附在牙齒表面,若沒有刷牙或沒有將這些細菌清除,細菌將隨著時間的拉長而大量增生,就會在牙面上、牙縫間,又特別是接近牙齦邊緣處形成不規則形狀的透明、半透明或白色的鬆軟黏膜,通稱為牙菌斑。
若你沒有立即清除牙菌斑,超過一天後,牙菌斑會形成難以清除的牙結石,此時唯有依賴您的牙醫師幫您除去強力附著於牙齒上的結石。
牙菌斑中的一些細菌,會分泌"酸"質而引起蛀牙;而牙結石和牙菌斑中的細菌"毒素"能誘使牙齦發炎。牙結石一但形成,新的牙菌斑會更容易附在結石上,若牙結石已深入牙齦下,會更方便細菌的生長,而使牙周病更加惡化。因此每天睡前的潔牙可是預防牙周病的不二法門。
牙周病可大分為牙齦炎與牙周炎,發病時先從牙齦炎開始,若病情惡化,就會轉變為牙周炎,牙齦炎的症狀包括牙齦紅腫、刷牙或吃蘋果時會出血等,發炎的症狀僅限於牙齦,尚未達到齒槽骨等組織。由於不一定會疼痛,所以常為人所忽視,因而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機會。
雖然牙周病有可能嚴重損害全身健康,但絕大多數牙周病是可以透過控制牙菌斑來預防的。
臨床上牙周病的治療分為三個階段:
1
基本治療
平時的口腔保養與潔牙是牙周治療成功的關鍵,牙周病治療,首重個人口腔健康,維持高標準的口腔清潔,醫師以工具深入到牙齦的底部,徹底清潔牙齒表面與深部的髒東西,包括牙菌斑、牙結石及已被污染的齒質,這樣發炎的牙周組織才能緊貼牙根表面,恢復健康。
2
牙周手術
基本治療無法改善狀況,便需考慮手術治療。手術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更有效的清創,及更加確認破壞的型態,牙周病是個小手術,並不需要住院,手術後遵照醫師囑咐,只要避免激烈的運動勞動即可。
3
維護治療
牙周的維護治療是後續工作,也是完整牙周治療的一部分。
牙周病經過積極的治療後,每隔一段時間便需要做定期回診和保養,定期的維護和嚴格的牙菌斑控制,才能確保牙周健康並減少牙周病的復發。
口腔衛生習慣與定期維護
牙周病治療後,並非一勞永逸。因為牙周一直與食物接觸,很容易堆積牙菌斑,所以我們每天均必須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。
但難免有一些死角,較深的地方需要專業的刮除,所以通常每三到六個月一定要做定期保養檢查,才能保持牙齒健康。